close
陳亞先《戲曲編劇淺談》很簡單,也很可愛
有些觀念比較保守
但大部分都展現了一個優秀編劇的視野
還有很多戲曲中基本要注意的常識
其實最喜歡的就是他的舉例了
這世界上怎麼那麼多傳統劇目看不完啊> <
總覺得這方面的資料實在很難獲得,尤其早期名家的影音資料
還有廣大中國各地的地方劇目
其實我連台灣的歌仔戲都不熟啊
是不是投身在這圈子的人
都是家學淵源或很小就有興趣,像雲舒這樣
否則怎麼可能對這深厚的文化如此嫻熟如數家珍
不過也是我不夠用心,還不夠喜歡吧
別再浪費時間在睡覺上了!!

然後我覺得世界上最厲害的劇作家應該是中國傳統戲曲的編劇吧!
一方面要製作有新意的劇情,編排佳構
一方面要營造詩意,還要有能可以配合的曲辭
一方面要安排能發揮傳統戲曲特色的情節,讓角色能展現行當程式
一方面不能讓新的元素奪走傳統價值,任何實驗都要回到核心
有沒有這麼痛苦啊!!!
不過我想應該是我跟其他戲劇不熟,應該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吧
只是一邊看書一邊覺得,王安祈老師是天才,我老板好辛苦這樣XD
(然後又突然想到歐蘭朵的恐怖,但作為實驗和海敏阿姨的粉絲也許只能原諒= =)

陳亞先是寫《曹操與楊修》的人
這部戲有名到我以為它是傳統劇目= =
不過現在也變成經典了吧~
他的文字真的很對岸,總會令我忍不住發笑
所以完全是深入淺出沒有任何難懂的地方
明明就在寫個像是理論的書,卻沒有用到任何學術名詞
現在都好喜歡這種東西喔XD
被書本激起熱血之後,應該又是砸錢的開始了...


筆記:
所謂戲曲化,就是似生活而非生活,比生活更美的歌舞表演方式。
布萊希特定義為具「間離效果」的「陌生化」表演體系。
如果戲曲的表演體系不被重視,可以被其他門類的藝術形式所取代,那麼戲曲就真的沒有存在的價值了。
影視和話劇是體驗派表演,愈像生活愈好,不會要求演員去將生活中的形體動作美化成舞蹈,將語言美化成韻白和唱。
拋開演員個例就通常意義言,「唱」理當是戲曲真最重要的表現手段,不僅是戲曲區別於影視話劇的主要標誌,且唱比念更強烈、更情緒化、更具文學性、更能刻畫人物心態,更能使戲兼收歌、舞、詩之美。
「說而不足則唱」
老藝人把銜接唱腔的最後一句道白叫「叫琴」,也就是說,他光說不行了要靠唱腔來表達,往往是一聲大嘆,意思是「唉我怎麼跟你說呢!」
高度情緒化的的痛快淋漓大傾洩是念白所不能達到的,若用道白,一則太長成了講故事,二則沒有唱詞的文學美感,三則沒有音樂所渲染的高潮。
編劇寫唱詞,首先要為音樂設想,盡量給作曲家音樂創作的基礎,不唱則已,一唱就要唱出情緒和旋律。
當一場戲中有許多情緒點,又不能聯貫成一個總情緒(對話角色不同)時,不能奢求每個情緒點都用唱腔來宣洩,應克制使用唱段,保證重點,具體做法是盡量刪去短唱段改用念白,非唱不可的地方也寧願將兩段合為一段,集中筆墨將重點唱段寫得酣殤淋漓。
所有情緒都付諸唱段並非不可,問題在情緒是連貫的還是零散的,作曲家言「唱詞不患多而患零散」。
編劇時如果發現長時間沒法讓人物下嘴開唱,一定是劇本沒寫好。
念白段子成為經典不外兩原因,一是天才演員的創造力,二是編劇過程中的特殊情形,人物情緒已到相當高度,但其要表述內容較簡單無法形成完整唱段。
戲曲能否引起觀眾的共鳴,是檢驗主題能否被觀眾領悟的試金石。淺層共鳴與深層共鳴,是指主題定義,大俗大雅,見仁見智。有的戲觀眾很愛看,演出超過一百場,但專家們並不稱之為精品,因為這種劇本主題淺近,未能接近人生母題,缺少深層共鳴。淺層共鳴是深層共鳴的基礎,深層共鳴是淺層共鳴的發展,由淺入深的過程就是主題提煉的過程。一部劇本,需要凸顯主題,又不可以太經意,這種突顯,須在經意與不經意之間。作者在寫作過程中若念念不忘他的主題,那很容易從概念出發 ,處處變得理念,甚至直奔主題,直接向觀眾灌輸作家思想。所謂經意,就是發想劇本時的原始衝動的那個淺層共鳴,作者明明白白把這層道理通過人物體現出來。所謂不經意,便在提煉的過程中忘掉最初的立意,緊緊抓住人物,真誠的進行人格審美。這樣不必處心積慮去表現一個什麼主題,而主題自然而然會滲透出來,而且會更深更遠。



笑點:
這件事說明人民的戲劇所揭示的主題仍然囿於中國大地,難以被地球上的人類同時接受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eshDo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